中英合作聚焦“沪伦通”与国外人民币业务
近年来,中英之间的热点议程抓人眼球——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沪伦通”何时推出?蓬勃发展的伦敦国外人民币业务会否受到汇率波动影响?英国对于人民币汇改有何建议?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表示:“根据我从伦交所那边了解的情况,目前‘沪伦通’进展符合预期。”
英国财政大臣特别代表阿什顿勋爵在论坛期间指出,英国承诺要成为中国的长期伙伴,和中国一起进行经济转型和金融变革。“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随着市场不断放开,以及人民币不断国际化,英国一定要和中国并肩一道。”
“沪伦通”进程符合预期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沪伦通”将于9月宣布。由于美国指数编制公司MSCI预计6月会就纳入部分A股做出最终决定,且中国又将于今年9月正式在杭州召开G20峰会,这一时机的契合度也让各界对于“沪伦通”的期待进一步升温。
此次访问期间,伦敦金融城代表拜访了上海清算所(下称“上清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这也令各界对于“沪伦通”的进程更为好奇。
“根据我从伦交所那边了解的情况,目前‘沪伦通’进展符合预期,”包墨凯表示,“我们在拜访期间主要是想听取中国市场的发展动向,并向上交所了解有关‘沪伦通’的最新进展,但伦敦金融城并不是金融机构,因此我们不会负责签署任何协定。”
不过他指出,尽管具体开通时点尚不知晓,但“沪伦通”比“沪港通”的建立机制更为复杂。例如,两国存在的时差问题,“在推出‘沪伦通’之前,双方一定会进行很多测试。至于时差,其实人民币交易已经积累了解决经验,据我了解,延长工作时间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法。”
早前也有媒体消息分析称,两地可能会以最直接和快捷的发行环球预托证券(GDR)模式“通车”。届时中国企业会发行GDR在伦交所挂牌,英国富时指数成份股亦可能发行GDR在上交所挂牌,最终方式会再商讨。
消息称,GDR只是起步,要测试市场反应,所以中方GDR不会超过10只,实际发行股份和数量要视乎企业需求而定,但保证是最大市值的沪A股,其中如内地银行、保险公司及油企等权重板块有机会抢闸。富时100指数中,最大市值股份包括汇丰控股、英美烟草、葛兰素史克等。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在6月12日论坛期间也提出,如果未来“沪伦通”能够通过的话,将给双方市场对接提供更多机会。“‘沪伦通’建立在两国加强监管和合作基础之上,在此过程中,中国可以向英国监管机构学习很多。”
期待国外业务持续扩容
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国外人民币交易中心,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其业务量也有望进一步扩容。
“我期待进一步扩大人民币业务量,但这也需要企业自身推动,如果企业习惯于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业务量也会上升。”包墨凯表示。
祁斌也表示:“中国经历了30年改革发展后,社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需要全球分散化投资,有资金走出去的需求,这方面伦敦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服务和支持。从这个角度,中英两国的金融机构互相交流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其实,这一趋势在国外人民币债券市场上已初见端倪。伦敦时间6月8日上午8时,由中国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的中国财政部3年期30亿元人民币债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是中国财政部首次在中国境外发行人民币国债,也是首只由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并上市的人民币债券。
对于中英两国而言,此举可谓双赢。伦敦是最重要的国外人民币市场之一,眼下率先推出人民币国债无疑可以巩固其作为全球国外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同时此举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以更好地支持人民币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
论坛上,阿什顿勋爵表示,英国和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范例,今年中国绿色债券存量将达到3000亿元,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显示出金融市场在实现低碳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中英两国在人民币债券市场上的互相渗透由来已久。
早在2014年10月,英国财政部已成功发行30亿元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为期3年,票面利率为2.7%。此举使得英国成为全球除中国以外地区发行最大的一笔人民币债券,债券发行收入将被纳入英国外汇储备,意味着英国政府相信人民币有潜力发展成为重要外汇储备货币。
2015年10月20日,作为中英第七次经济财金对话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央行在伦敦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成为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央行票据。
近年来,全球国外人民币交易中心遍地开花,“不同金融中心各有其特点,因为其服务的对象市场不尽相同,例如纽约主要是服务美国市场,当然其体量已经够大;伦敦则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主要服务欧洲市场,也进行众多国际业务;东京则是主要服务日本市场。我不认为各大金融中心是相互竞争的,业务越多越有益。”包墨凯称。
人民币双向波动助涨外汇交易
当然,英国方面也对人民币汇改进程保持关注。去年人民币“8·11汇改”引发全球波动,而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上一日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市场担忧渐消。
“中国央行的沟通越发清晰,”包墨凯称,“以英镑为例,英镑在过去几周大幅贬值,这并不是因为英国央行的政策措施,而是基于市场供求反应。因此,即使中国央行出手干预是为了稳定市场,这仍会引起一些非议,当然因此去年8月的市场反应的确有些过度,但长期来看,如果中国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汇率体系,中国央行不能持续干预,人民币汇率必须基于中国经济基本面。”不难推断,未来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也愈发明晰。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双向波动,伦敦外汇交易量增加明显。因为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全球客户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境外的,都需要更多外汇的人民币保值产品。”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在论坛上分析称。
2015年,英国占到全球范围内41%的外汇交易量,伦敦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交易中心,目前香港日均人民币交易约为900多亿美元,伦敦为600多亿美元。
阿什顿勋爵补充称,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伦敦可以为中企提供最佳的外汇服务以及套保工具,实现避险保值。仅在2014年,英国的国际债券发行额已达到3.3万亿英镑,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突出,使得伦敦成为筹资、融资的首选。
近年来,中英两国在金融领域往来日益频繁。英国先后在与中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初始额度、发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发行人民币债券、选定人民币清算银行、批准设立中资银行分行等多个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首只人民币货币市场基金——中国建设银行上市交易基金(ETF)也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投资目的地,截至2015年年底,中英双边贸易目标为1000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压力以及中英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有人士担忧英国是否会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进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监察董事MeganButler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一定会继续。随着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对全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都是好事,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表示:“根据我从伦交所那边了解的情况,目前‘沪伦通’进展符合预期。”
英国财政大臣特别代表阿什顿勋爵在论坛期间指出,英国承诺要成为中国的长期伙伴,和中国一起进行经济转型和金融变革。“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随着市场不断放开,以及人民币不断国际化,英国一定要和中国并肩一道。”
“沪伦通”进程符合预期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沪伦通”将于9月宣布。由于美国指数编制公司MSCI预计6月会就纳入部分A股做出最终决定,且中国又将于今年9月正式在杭州召开G20峰会,这一时机的契合度也让各界对于“沪伦通”的期待进一步升温。
此次访问期间,伦敦金融城代表拜访了上海清算所(下称“上清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这也令各界对于“沪伦通”的进程更为好奇。
“根据我从伦交所那边了解的情况,目前‘沪伦通’进展符合预期,”包墨凯表示,“我们在拜访期间主要是想听取中国市场的发展动向,并向上交所了解有关‘沪伦通’的最新进展,但伦敦金融城并不是金融机构,因此我们不会负责签署任何协定。”
不过他指出,尽管具体开通时点尚不知晓,但“沪伦通”比“沪港通”的建立机制更为复杂。例如,两国存在的时差问题,“在推出‘沪伦通’之前,双方一定会进行很多测试。至于时差,其实人民币交易已经积累了解决经验,据我了解,延长工作时间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法。”
早前也有媒体消息分析称,两地可能会以最直接和快捷的发行环球预托证券(GDR)模式“通车”。届时中国企业会发行GDR在伦交所挂牌,英国富时指数成份股亦可能发行GDR在上交所挂牌,最终方式会再商讨。
消息称,GDR只是起步,要测试市场反应,所以中方GDR不会超过10只,实际发行股份和数量要视乎企业需求而定,但保证是最大市值的沪A股,其中如内地银行、保险公司及油企等权重板块有机会抢闸。富时100指数中,最大市值股份包括汇丰控股、英美烟草、葛兰素史克等。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在6月12日论坛期间也提出,如果未来“沪伦通”能够通过的话,将给双方市场对接提供更多机会。“‘沪伦通’建立在两国加强监管和合作基础之上,在此过程中,中国可以向英国监管机构学习很多。”
期待国外业务持续扩容
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国外人民币交易中心,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其业务量也有望进一步扩容。
“我期待进一步扩大人民币业务量,但这也需要企业自身推动,如果企业习惯于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业务量也会上升。”包墨凯表示。
祁斌也表示:“中国经历了30年改革发展后,社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需要全球分散化投资,有资金走出去的需求,这方面伦敦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服务和支持。从这个角度,中英两国的金融机构互相交流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其实,这一趋势在国外人民币债券市场上已初见端倪。伦敦时间6月8日上午8时,由中国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的中国财政部3年期30亿元人民币债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是中国财政部首次在中国境外发行人民币国债,也是首只由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并上市的人民币债券。
对于中英两国而言,此举可谓双赢。伦敦是最重要的国外人民币市场之一,眼下率先推出人民币国债无疑可以巩固其作为全球国外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同时此举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以更好地支持人民币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
论坛上,阿什顿勋爵表示,英国和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范例,今年中国绿色债券存量将达到3000亿元,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显示出金融市场在实现低碳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中英两国在人民币债券市场上的互相渗透由来已久。
早在2014年10月,英国财政部已成功发行30亿元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为期3年,票面利率为2.7%。此举使得英国成为全球除中国以外地区发行最大的一笔人民币债券,债券发行收入将被纳入英国外汇储备,意味着英国政府相信人民币有潜力发展成为重要外汇储备货币。
2015年10月20日,作为中英第七次经济财金对话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央行在伦敦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成为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央行票据。
近年来,全球国外人民币交易中心遍地开花,“不同金融中心各有其特点,因为其服务的对象市场不尽相同,例如纽约主要是服务美国市场,当然其体量已经够大;伦敦则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主要服务欧洲市场,也进行众多国际业务;东京则是主要服务日本市场。我不认为各大金融中心是相互竞争的,业务越多越有益。”包墨凯称。
人民币双向波动助涨外汇交易
当然,英国方面也对人民币汇改进程保持关注。去年人民币“8·11汇改”引发全球波动,而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上一日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市场担忧渐消。
“中国央行的沟通越发清晰,”包墨凯称,“以英镑为例,英镑在过去几周大幅贬值,这并不是因为英国央行的政策措施,而是基于市场供求反应。因此,即使中国央行出手干预是为了稳定市场,这仍会引起一些非议,当然因此去年8月的市场反应的确有些过度,但长期来看,如果中国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汇率体系,中国央行不能持续干预,人民币汇率必须基于中国经济基本面。”不难推断,未来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也愈发明晰。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双向波动,伦敦外汇交易量增加明显。因为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全球客户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境外的,都需要更多外汇的人民币保值产品。”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在论坛上分析称。
2015年,英国占到全球范围内41%的外汇交易量,伦敦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交易中心,目前香港日均人民币交易约为900多亿美元,伦敦为600多亿美元。
阿什顿勋爵补充称,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伦敦可以为中企提供最佳的外汇服务以及套保工具,实现避险保值。仅在2014年,英国的国际债券发行额已达到3.3万亿英镑,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突出,使得伦敦成为筹资、融资的首选。
近年来,中英两国在金融领域往来日益频繁。英国先后在与中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初始额度、发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发行人民币债券、选定人民币清算银行、批准设立中资银行分行等多个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首只人民币货币市场基金——中国建设银行上市交易基金(ETF)也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投资目的地,截至2015年年底,中英双边贸易目标为1000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压力以及中英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有人士担忧英国是否会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进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监察董事MeganButler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一定会继续。随着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对全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都是好事,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最后更新时间:2016-06-16 阅读:1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