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增长速度缓慢且分化严重,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前景总体不乐观。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缓中趋稳、稳中有进,部分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但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且分化加剧。2016年以来,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局面尚未出现明显改善,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复苏进程的差异性进一步显现。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总体稳定,房地产市场稳步回升,制造业恢复扩张,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居民消费能力与预期提高,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热点纷呈,但经济增长水平仍低于危机前,企业投资波动性较大。欧元区经济在石油价格低迷、欧元贬值以及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增长有所加快,但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且“难民潮”加剧成员国内部的政治纷争和成员国之间的离心倾向,增加了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日本经济持续下滑,通缩风险并未解除,货币政策效力递减问题突出,短期难以走出经济困境。受结构性改革滞后、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及政策空间收窄等因素影响,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呈现较为明显的放缓趋势,但印度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价格下降等因素的推动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IMF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再次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3.2%,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9%,新兴经济体增长4.1%;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0%,新兴经济体增长4.6%。

发达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可能加剧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美联储在2015年12月启动十年来的首次加息,市场预期2016年美联储将继续推进加息进程。而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还在加码宽松货币政策,部分新兴经济体也倾向于进一步降低利率。各国货币政策走势分化,将增加国际资本流动的无序性,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美联储加息将驱动美元进一步升值,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导致新兴经济体融资环境趋紧。国际金融协会预计,2016年新兴经济体资本净流出规模为5000亿美元左右。尤其是那些对外资依赖较大、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对外债务规模高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偿债成本上升、经济增长减速的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形成局部性的金融危机。

大宗商品市场走势不确定性上升。2016年1月下旬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出现一轮上涨行情,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价格均较低点明显反弹。展望2016年全年,世界经济尚未进入稳固的复苏阶段,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加上大宗商品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商品价格持续上行缺乏有力支撑。在供需脆弱平衡的情况下,市场对突发事件和政策变动高度敏感,反复震荡将成为市场新常态。中东、北非、俄罗斯等主要原油出口地区均面临较高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较大,可能成为短期油价波动的重要诱发因素。美联储若再次加息,可能推动美元进一步走强,势必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施加回调压力;还可能推动金融资本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流出,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不仅影响矿山、油田的正常经营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而且使得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新兴经济体经济遭受重创,给大宗商品进口国带来输入性通货紧缩压力,进一步延缓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国际贸易投资面临新变局。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不佳,世界经济增长疲弱,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大幅震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都成为全球贸易企稳回升的重要阻碍。世贸组织预计,2016年世界贸易量增长2.8%,增速与2015年持平。其中,发达国家进口量增长3.3%,增速较上年略有放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进口量增长1.8%,增速较上年有所提高。与世界贸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跨国直接投资(FDI)强劲反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15年全球FDI大幅增长36%至1.7万亿美元,创金融危机以来新高。但全球FDI的高增长主要由跨国并购而非绿地投资推动,投资的活跃并没有转化为生产能力的扩张,对贸易发展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2016年2月4日,美国、日本、加拿大等12个国家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协议,使TPP正式进入各成员国完成国内程序阶段。与普通的自贸协定相比,TPP涉及议题更多、开放水平更高,长期来看可能影响全球经贸规则的走向,也将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格局出现新的调整。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但仍面临下行压力。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加快创新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领域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增长保持在预期合理区间,就业总体稳定,物价温和上涨,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增长新动能不断积聚。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运行在6.5%至7%的预期区间,在主要经济体中仍然名列前茅。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一半,比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3月份以来,中国经济积极迹象增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先行指标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企业利润增速提高。但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突出,新旧动能转换面临多方面阻碍,就业、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还在积累,对经济稳定运行的挑战增大。

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环境,2016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外部需求总体依然偏弱。全球贸易陷入低迷,整体外部环境不利。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此前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缺陷,相关结构性问题迄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经济增速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缺乏增长动力,市场需求偏弱。新兴经济体受到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和政策空间有限的双重制约,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市场需求普遍萎缩。一些国家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推动货币贬值,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市场份额竞争。据世贸组织统计,2016年前2个月,全球71个主要经济体(占全球贸易额90%左右)进口额合计同比下降8%。据中国商务部对重点进出口企业的调查,近8成的企业反映外需不足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二是外贸竞争优势转换尚未完全到位。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上涨,中国传统出口竞争优势有所弱化,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导致部分出口订单和产业向周边等新兴经济体转移。表现在贸易数据上,2007年加工贸易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还在50.7%的较高水平,到2016年一季度已降至32.9%。2010年,中国在美国、欧盟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进口市场中的份额分别达到50.6%和47.9%,2015年分别降至47.1%和43.6%,而中国周边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在美欧市场份额持续上升。近几年,中国新兴产业、新型商业模式出口较快发展,大型成套设备等资本品出口好于总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仍存在差距,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低迷的影响。

三是贸易摩擦的影响更加凸显。2015年,多边贸易自由化有所进展,世贸组织《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达成全面协议,成员国对《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批准稳步推进。但在全球工业产能过剩、国际贸易大幅下滑、份额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国家试图通过贸易限制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外贸面临的外部政策环境趋紧。根据世贸组织2015年底发布的贸易限制措施报告,世贸组织成员国仍在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超过1900项,2008年以来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中75%仍在实施。在此背景下,中国遭遇的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明显加剧。一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37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加55.6%。特别是钢铁行业遭遇多个国家贸易救济调查,出口形势严峻。

同时也要看到,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国家对外贸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通过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加强融资保险支持等政策降低贸易成本,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为外贸发展营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将有效提振进出口企业信心,增强企业接单能力。针对加工贸易竞争力弱化问题,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见专栏二),促进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通过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提升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确定了促进进出口回稳向好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1)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外贸企业贷款,扩大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增加短期出口信保规模,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2)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取消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施支持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政策。鼓励中西部到东部招商引资,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腾退用地经批准可转变为商业、旅游、养老等用途;(3)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和服务体系。培育外贸自主品牌;(4)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重点支持先进设备和技术进口。更好发挥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5)在符合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探索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在税负公平、风险可控前提下,赋予具备条件的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进一步降低出口平均查验率,年内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广到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

外贸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中国政府将积极落实支持外贸发展的各项政策,巩固提升传统优势,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和发展新动能。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增强双向投资对贸易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见专栏三),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为外贸发展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筑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为外贸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规则环境。
最后更新时间:2016-05-17 阅读:237次

资讯中心相关内容推荐: